石棉縣城全景
地處石棉縣的孟獲草甸
“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!”9月16日,在石棉縣新棉鎮安靖村,花甲老人楊龍清感嘆,“我這三層小樓寬敞又明亮,比原來的土房子不知好多少倍!”
在楊龍清屋后的地里,一片黃果柑郁郁蔥蔥。他說,“這1.8畝黃果柑,是鎮村扶貧幫扶干部為我家量身制定脫貧計劃后種上的,農技員也經常上門來給我們送技術、送農資,現在每年接近2萬元的收入,比過去翻了一番。”下一步,楊龍清還準備發展庭院經濟,在院里種上石斛、黃草,增加收入。
近年來,石棉縣干部群眾拼搏實干,著力推動轉型發展、創新發展、跨越發展,統籌推進穩增長、促改革、調結構、惠民生、防風險等各方面工作,全縣各項事業發展取得新突破。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8.22億元,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9元,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16元。
推動特色產業提質增效
“目前,我們蜀豐公司的訂單有6000件,但只供應了2000件左右,還有4000件缺口。”眼下,產自石棉的八月瓜一經上市,銷量便一路飆升。雅安蜀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富紅說,網上的價格也比較好,現在賣到每公斤約20元。
“效益不錯,上午上山摘回來,下午就被收走了,去年我摘了6天的八月瓜,掙了2000多元錢。”家住石棉縣先鋒鄉金坪村一組的姜秀強,去年就嘗到了八月瓜帶來的甜頭。
石棉縣擁有大面積的野生八月瓜資源,分布在全縣16個鄉鎮,海拔在900—2000米的林地間,面積約17萬余畝,年產量約150萬公斤。漫山遍野的八月瓜野果,也成為石棉縣中高山地區百姓的“致富果”。
不僅售賣鮮果,石棉還致力于開發八月瓜果茶、果露酒、果醬、果汁、籽油等多種產品。“成熟度較高、裂開了的果子,背回去把果籽分離出來曬干,我們公司也會收購,主要用于榨油,可做成品質較高的食用油和精油。”徐富紅說。
果子能賣錢,果籽也能賣錢,渾身是寶的八月瓜,只是石棉特色產業的一個縮影。近年來,石棉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做好“三農”工作的總抓手,高質量推進脫貧攻堅,加快建設山區特色有機農產品供給示范區,持續推進黃果柑、枇杷、核桃、中藥材、草科雞、食用菌、八月瓜等特色產業提質增效。
同時,石棉出臺了產業振興、庭院經濟、集體經濟等一系列惠農政策。截至2018年底,新發展中藥材4000余畝、花椒3000余畝,庭院經濟達到2100畝,上架香菇70余萬棒,種植羊肚菌140畝。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1個,新增省級示范合作社1個、省級示范家庭農場4家、市級龍頭企業3家、市級示范合作社4個。成功創建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、省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。成功申報《食品安全地方標準—八月瓜》,注冊“寶寶系列”特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,黃果柑、枇杷公用品牌價值達10億元,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達10.8億元。
下一步,石棉將建成投運食用菌菌種培育中心,新發展香菇60萬棒、羊肚菌280畝。圍繞高山蔬菜、核桃、蜂蜜、農旅融合等打造22公里的“脫貧攻堅示范線”,全力推進貧困村產業發展。對已退出的26個貧困村、已脫貧的2157戶貧困戶實施“回頭看”“回頭幫”,確保穩定達到2019年退出標準。
強化項目落地壯大工業支柱
9月16日,在石棉縣竹馬工業園區的四環鋅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四環鋅鍺公司),生產線上機械轟鳴,廠房外一輛輛貨車排列有序。每天幾百噸鋅錠和高純二氧化鍺從這里出發,運往省內多地和長三角、珠三角地區。
“今年的目標是力爭產值達到50億元,而上半年已超額完成了既定目標。”四環鋅鍺公司副總經理、漢源基地總經理晏祥樹說,在鋅錠價格降低近3000元/噸的情況下,公司產量、產值均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度增長,今年上半年產值較去年同期增長了8億元,產量增長了4.6萬噸。
“近年來,四環鋅鍺公司作為上游企業,各項技術指標在同行業內處于領先水平,公司產品受到了多家下游企業的青睞,訂單供不應求。”晏祥樹說,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來,通過實行專業化管理、模塊化分工、精細化操作,短短五年時間,擁有在冊員工2000多人,成為一家以鋅鍺產業為主,集冶煉、化工、深加工、貿易和科研為一體的上市公司,為當地解決了1200人左右的工作崗位,助推地方經濟發展。
與此同時,位于石棉縣的雅安顏鈦新材料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顏鈦公司),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分段試車。
“今年5月份開始試車,預計下個月正式投產,計劃年產量為30萬噸,可實現3000多萬元的稅收……”說起公司發展,顏鈦公司總經理張藹文胸有成竹。作為一種新型節能材料,顏鈦公司以鈦白粉為核心業務,配套提供高品質鋁銀漿、樹脂、涂料及其他粉體材料,能夠用于高端玻璃制造以及建材等行業,用途廣泛。“選址在石棉,是因為離原料近。”
不僅是顏鈦公司年產30萬噸石英砂一期項目已完成設備安裝進入試生產。集能新材料鋰電池負極材料、海泓公司功能復合母粒項目、天盛公司年產5萬噸電石技改項目等工業項目也在按計劃順利推進,石棉工業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態勢。
據介紹,為壯大工業支柱,石棉縣委、縣政府不斷完善各項保障措施和制度,不斷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發展,不斷壯大工業經濟總量、推進工業轉型升級、夯實工業發展平臺,不斷加快現代服務業和建筑業發展。
紅色旅游、鄉村旅游蓬勃發展
陽光、溫泉、美食、美景……石棉境內山巒疊嶂,構成了豐富的自然景觀,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。同時,依托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的石棉縣安順場全國“初心”體驗教育基地,更是成為了黨性教育、主題黨日活動、廉政教育活動、紅色教育活動的“打卡”地點。
據統計,2019年上半年,石棉縣共接待游客283.33萬人次,同比增長4.56%;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.14億元,同比增長10.05%。
安順場位于雅安市石棉縣城南部,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、全國人文社科普及基地、全國重點打造的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游景點景區之一。“每到節假日,我們都會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。”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講解員說,向游客們講述紅軍強渡大渡河的故事,已成為了他們每天的“必修課”。
一方面紅色旅游蓬勃發展,另一方面鄉村旅游如火如荼。石棉立足中國黃果柑第一縣、世界枇杷栽培種原產地特色優勢,堅持特色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,每到黃果柑、枇杷成熟之際,慕名前來的游客絡繹不絕。石棉縣初步形成“春賞花品果、夏避暑納涼、秋體驗民俗、冬沐浴陽光”的農業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新格局,正成為游客們喜愛的旅游看點。
接下來,石棉將以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為契機,加快推進“五大龍頭景區”“三大溫泉項目”建設,提升打造安順場全國“初心”體驗教育基地并加強運營管理,完成王崗坪景區游客中心、滑雪場、雪具大廳建設和索道調試,完成孟獲城景區對外連接線道路建設,以及森林酒店、新村民宿裝修,完成田灣河景區月牙山居項目建設,確保茨格達海子旅游度假區和孟獲城景區一期項目年內投用,力爭“五大龍頭景區”年內全部具備對外接待能力。力爭草科月牙溫泉和縣城溫泉體育休閑中心項目開工建設,挖角南麓金湯溫泉項目具備開工條件。